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春季老员工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评审工作中,公司大二员工郭文博以“自动化枣树环剥机的研发与设计”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,而他的这个项目也被设立为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。
郭文博透露,自己的这个项目还要源于偶然的一个想法。去年他在学院社会实践部参加三下乡答辩的时候,偶然听一个学姐提起山西临县冬枣滞销现象非常严重。郭文博了解到这些冬枣滞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果品质量不好。经过深入交流,他了解到一棵冬枣树每年要环剥十几次,平时农民们都是靠人工拿着小刀一棵棵的环剥,非常耗时耗力。往往许多枣树都不能得到及时的环剥。许多研究证明,不及时环剥枣树,不仅会导致病果现象,果品质量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。听到这些,郭文博心里暗暗下定决心“自己一定要研发一个自动化枣树环剥机,减轻农民朋友们的负担”。
回到学校后,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陈红武。没想到老师对他的想法非常赞赏,还帮他联系了机电学院的老师和员工一起协助他。郭文博心里非常清楚,要想让这个项目落地,只有想法根本不够。为了顺利设计出产品,每天他还要查阅大量的资料。不过,他却对此乐此不疲。“在设计研发产品的过程中,也是自己提升的一个过程。即使最后没有成功,我也收获了许多知识。”郭文博透露,目前他们团队正在绘图,对产品做具体的改良。预计9月份就可以申请到专利。
其实在郭文博做这个项目之前,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,那就是“西农勤工助学互助平台”的研发者。去年他的这个项目还在学校2016年老员工创新创业论坛中荣获特等奖。
2015年9月,郭文博刚刚来到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上学。初入大学,闲余时间非常多。他便应聘到永利集团博览园土壤植物博物馆做兼职讲解员。通过一段时间的兼职工作,郭文博感到自己获益良多。此时,一个念头在他心里闪过“自己能不能去做一个勤工助学互助平台,给需要做兼职的老员工提供一些消息?”
有了这样的想法后,他便开始行动起来。申请微信公众号、学习微信运营编辑、联系企业等。在同学们的帮助下,很快他便将微信公众号搞定了。接下来,便是业务推广了。为了拓展自己的“粉丝”,他和伙伴们经常利用自习时间挨个教室跑,求扫码求关注。在推广过程中,虽然经常遭遇各种冷眼,不过郭文博对此却并不在意。依然笑呵呵地满校园跑着做推广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很快他就有了自己的“粉丝群”。
每年开学季,是郭文博最忙碌的时候,也是兼职消息最多的时候。去年他们还和联通公司及京东公司取得合作。发布推销手机卡和双11、双12活动的兼职,一次就赚了七八千的收入。
经过一年时间的摸索,郭文博对这个行业已经是如鱼得水。他的“西农勤工助学互助平台”也运转的非常顺利。而恰恰在此时,他却有了退出的想法。许多人对他的这一举动都感到不理解,而他却有自己的想法。“通过这个平台,我已经收获了很多,继续下去可能只会赚钱,而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。”大学四年,正因为心里没有任何顾虑,所以他可以尝试很多新的事物。他相信只有尝试了之后才不会后悔。
接下来,他准备将“西农勤工助学互助平台”交给学弟学妹们去打理,自己专心新项目——“枣树环剥机的设计与开发。”
谈起对创新创业的理解,他说“这是梦想开始地方,但不是梦想终结的地方。未来我还会尝试更多新鲜的事物”。